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安博体育不再靠天靠海 上海水产集团向陆地要发展韧劲
安博体育不再靠天靠海 上海水产集团向陆地要发展韧劲■通过加大海外项目的陆地投资比例,重点开展水产品加工、冷藏等对当地产业发展更具带动作用的业务合作,为资源国创造更多产业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我国企业在相应海域的行业地位
■近几年,上海水产集团各种优质自捕海产品回国数量已占当年捕捞总量的80%以上,涵盖金枪鱼、南极磷虾、阿根廷鱿鱼、阿根廷红虾、西非墨鱼、加拿大牡丹虾等近几十种全球水产品
在西班牙萨尔瓦铁拉-米尼奥市的普里桑开发区,欧洲百年品牌ALBO的新建工厂坐落于此。多条水产品加工流水线多万个罐头从这里出发,“游”向全球各地。
这一品牌的所有者安博体育官方网站,是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水产集团。20世纪80年代,它就开始拥抱远洋渔业,走向世界“深蓝”,如今已在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多家合资合作公司,水产年产量15万吨,是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渔业企业之一。
从近海到深蓝,从单一捕捞到全产业链经营,在远洋捕捞“走出去”转型背景下,上海水产集团正大力推进“产业外扩,产品回国”步伐,探索中国海洋经济和海产品品牌发展道路。
当前,上海水产集团拥有国内规模最大、捕捞总量最高的围网金枪鱼船队,年捕捞总量约10万吨,占据国内同捕捞方式年捕捞总量的“半壁江山”。
从近海捕捞到遨游深蓝,其间颇有一番波折。“20世纪五六十年始,我国海洋捕捞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水产品供应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粮食短缺的问题。”上海水产集团党委、总裁王海峰告诉记者,近海渔业资源总量与捕捞产能不匹配的矛盾也逐年显现,从事近海捕捞的企业逐渐面临效益滑坡的严峻局面。
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挪威等世界海洋强国相比,彼时我国远洋渔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家渔业“走出去”政策的战略指引下,中国水产总公司、上海水产集团等代表性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拥抱深蓝。
最初,上海水产集团围绕资源较为集中的世界公海渔场,开展资源调查与商业捕捞,逐渐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大型拖网加工船队,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甚至远至南极。
经历过高光时刻,类似的困境再次上演。国际公海由于开发主体多、时间长,海洋资源也出现衰竭之态。“我们的主要捕捞品种连续多年产量下滑,这些捕鱼船都是3000吨级以上,一旦停下来,损失不敢想象。”
怎么办?假如在公海寻找后备渔场,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确定区域是否具备大规模商业开发的价值。
企业等不起。上海水产集团将目光投向了中西太平洋的传统岛国。它们虽然岛屿面积不大,但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是合作开发远洋渔业的“富矿”。
“我们主要捕捞围网金枪鱼品种之一——鲣鱼,它的个体价值较小,但资源总量较大。”上海水产集团在中西太平洋的船队规模逐步扩大,由此催生了当前的主力船队——金枪鱼围网船队,发展成为这一产业的“领头羊”。
2008年,上海水产集团旗下成员企业开创国际在上交所上市。这一动作,意味着集团真正走上资本化、规模化的跨越式发展。
“这不是简单地利用社会资本,我们更多地围绕全产业链经营开展资源国际整合与分工协同,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补链强链。”王海峰说。 下转3版
最初,国内远洋渔业企业“走出去”时,通行的合作模式是我方提供船只、人员、技术、资金等,而对方只需提供资源捕捞许可,双方按照约定的股权比例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展渔业捕捞生产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这套模式后来遭遇了挫折。一来,从事过洋性渔业合作的企业逐年增多,资源国开始面临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挑战;二来,部分资源国开始意识到,单纯以资源换收入的传统方式,并不能解决通过本国渔业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此形势下,上海水产集团逐步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营策略,产业发展开始从“海上”走向“陆地”,通过加大海外项目的陆地投资比例,重点开展水产品加工、冷藏等对当地产业发展更具带动作用的业务合作,为资源国创造更多产业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我国企业在相应海域的行业地位。
此外,海洋渔业“靠天吃饭”的行业特性,也倒逼企业通过走向陆地、提高产业链中下游的经营比重,增强产业发展的韧劲。“渔业属于大农业的范畴,受制于海洋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海上捕捞生产的不确定性很大,且容易出现‘歉年价贵、丰年价贱,增产不增利’的周期性现象。”
对抗这种行业特性,需要想办法提升全产业链经营,通过精深加工、品牌渠道等实现价值提升,同时提高冷链仓储、产品研发等能力,适当开展周期性调节,实现对产业价格的保护,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以及综合盈利水平。
在资本化运作的推动下,上海水产集团全产业链发展步伐加快。2014年,集团旗下金优远洋全资收购了位于阿根廷的一家渔业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家涉足阿根廷红虾从捕捞到加工、贸易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2016年,上海水产集团旗下开创远洋出资6000多万欧元,全资收购阿尔博(ALBO)公司,成为补齐金枪鱼产业链精深加工短板的里程碑。
在杨浦北外滩渔人码头区域,去年进博会期间开业的“YO龙门”,每到饭点就会迎来不少就餐的城市白领。这是上海水产集团打造的全市第一家以远洋自捕产品作为主打食材的餐饮旗舰店。目前该店已研发出200多个海鲜创意融合菜品,深得海鲜达人与沪上老饕们的青睐。
背后的驱动,是为了解决“渔场在外、市场在外”的隐痛——境外投资环境复杂,海外风险防范的挑战越来越大,且国际市场行情波动大,容易受地缘及贸易政策的极端影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国内市场呈现快速变化,国人对高品质海鲜的需求加大,购买力逐步增强。”王海峰说,面对这么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集团要把更多优质高蛋白海产品带回国内,丰富国人餐桌,改善大家的饮食结构。
这也是远洋捕捞业“走出去”转型的一大方向——“产业外扩,产品回国”。近几年,上海水产集团各种优质自捕海产品回国数量已占当年捕捞总量的80%以上,涵盖金枪鱼、南极磷虾、阿根廷鱿鱼、阿根廷红虾、西非墨鱼、加拿大牡丹虾等近几十种全球水产品。
王海峰坦言,开拓国内市场并不容易,将自捕原料转化成适销对路的终端产品,需要不断满足国人对海洋食品的消费喜好。“当然,我们也看到新的消费机会,比如在鱼罐头方面,海归、宝妈、健身人士等,都是可以挖潜的群体。”
品牌打造很重要。集团旗下拥有上海老字号品牌“龙门”,近年来先后开设京东、天猫、抖音等线上门店,并开发运营“龙门云商”小程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努力提升品牌声量,寻求业务增量。就在不久前,上海水产集团首度入选2024中华老字号名录,品牌化发展再获助力。
“作为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唯一从事海洋食品产业的成员企业,我们将聚焦海洋食品全产业链经营,巩固在国内远洋渔业行业的领先地位,以更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新需求。”王海峰表示,加快高蛋白海洋食品全球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食品产业集团,正是水产集团产业攀升的战略目标。(记者 束涵)